消化内科胃镜下切除巨大间质瘤
2015-07-20 11:37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鞠辉主治医师成功完成胃镜下切除大小约5x7cm巨大胃间质瘤,术中无穿孔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4天患者出院。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因“上腹部不适年”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多年。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部大小约5x7cm粘膜下肿物,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建议外科手术。但患者年龄大、患糖尿病病史多年,病人及家属担心外科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困难,遂慕名来我院消化内科知名门诊就医

田字彬在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历资料后,建议患者先进行超声胃镜评估肿物大小、起源层次及可能的性质。超声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物大小约5x7cm,内部呈低回声,可见少量液化区,考虑患者粘膜下肿物为胃间质瘤。

田字彬组织由内外科等多学科参加的术前讨论,考虑可为患者进行胃镜下切除肿物,并做好可能与腹腔镜联合的双镜切除的术前准备,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手术由鞠辉主治医师进行操作,手术进行了大约5小时,成功进行了胃镜下切除,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由于肿物太大,无法完整经口从胃腔内取出,田字彬建议鞠辉在充分闭合切口创面后,将切除瘤体推至切口远端以圈套器分多次切开至完全取出肿物,手术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我院消化内科自2012年率先在青岛市开展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及相关技术,己成功完成消化道早期癌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切除数百例,其技术水平及完成例数在山东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我院消化内科开展胃镜下肿物切除术包括胃镜下肿物挖除术(ESE)、胃镜下肿物全层切除术(EFR)、胃镜下隧道内肿物切除术(STER)等,可使诸多食管、胃、结肠早期癌及间质瘤等患者免于开腹手术。胃、肠镜下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目前消化内科已有多名医师掌握了内镜下微创治疗相关技术,特别是内镜下止血、消化管穿孔缝合技术的提高,使内镜治疗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治疗不再困难,进一步拓宽了消化内镜治疗范围。(消化内科 王小玮)


患者胃镜下胃底部可见约5*7cm粘膜下肿物

超声内镜示胃底部可见约5*6cm间质瘤

CT示胃底部巨大间质瘤,大小约5*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