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第4版《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Lung, Pleura, Thymus, and Heart》一书中,黄岛院区病理科王继刚、林东亮两位年轻医师在2013年发表的《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 mimicking adenocarcinoma: a case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 with villin brush border immunoreactivity: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以及《Primary cardiac synovial sarcoma》3篇文章被引用。
该书为世界上临床病理学及肿瘤学领域中最权威的诊断用书,由各学科最顶尖专家达成共识后编写,每隔数年重新编辑出版一次,录入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其观点是指导肿瘤学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的“指南”。由于各种原因,在历次版本中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及观点在该分类系统中所占比例不高。
被录用的文章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官方SCI杂志)以及《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官方杂志,当年影响因子为3.631,为胸外科和呼吸病领域top杂志)上。其中,病理科报道的两例罕见病例:肠型肺癌和混合性鳞状细胞腺性乳头状瘤,被相关章节做为参考文献引用,这表明科室在肺癌研究方面已走在了本领域前列。有关心脏滑膜肉瘤的报道,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首次报道了其流行病学特征,并发现其发病与石棉暴露无关,其预后与年龄、放化疗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点,在该版WHO分类中也根据该报道对相关阐述进行了修改。(黄岛院区病理科 刘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