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1-02 09:09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经过百年积淀与传承,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以下简称“青大附院”)完美结合了厚重的人文精神与前沿的医学理念,以高质量发展成果交出了优异的时代答卷。

126载栉风沐雨,青大附院与时代同频,以执着的医学追求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为鲁东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屏障,谱写下卫护生命健康的动人乐章。

进入新时代,青大附院聚焦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需求,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提升医院治理效能、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增强医院凝聚力、向心力和社会影响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红色引擎”

党建领航 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局面

 

回溯既往,栉风沐雨,红色基因始终是青医人最鲜明的底色。1925年,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来到青岛领导工人运动,因积劳成疾,由组织安排住进青岛病院(现青大附院)治疗,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医院生根萌芽。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126载岁月积淀中,在3个世纪的砥砺前行中,一代代青医人坚守着医者初心,践行着医者誓言,在奋斗、奉献与汗水中铸爱成光。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医院派出4批白衣战士支援抗美援朝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选派多批医疗队援助蒙古国、塞舌尔、坦桑尼亚;1976年,组织两支救援队奔赴唐山大地震灾区抢救伤员……2018年,圆满完成上合峰会保障任务;2020年,收治新冠肺炎山东省首例患者,派出全省首位援鄂医生……
  初心未改,大医展风采。面对祖国召唤,青医人无畏前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深刻彰显“传承创新、仁德尚道”的青大附院形象,不断贡献青大附院的智慧力量。
  “冲锋在前,无畏前行,只因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党委书记、青大附院党委书记、青大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蒋光峰说,青医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旨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青大附院新路”,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踏上新征程,青大附院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出实效、落到实处,努力打造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医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支部建在病区,致力于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学科建设、医疗质量、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在青大附院,大多数的学科带头人兼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学科建设做得好的科室,党建工作也抓得好。同样,党建工作做得扎实的支部,学科建设也是排头兵。”医院一位临床科室负责人介绍。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2022年,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结合国家和省市管理部门要求、立足于青大附院发展情况的独特“打法”——“68112发展计划”出台,描绘医院未来宏伟蓝图——

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总体路线图指引下,青大附院召开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提纲挈领地提出未来三年的“68112发展计划”(探索6项改革创新、实施8个攻坚行动、推进11项建设工程、搭建2个综合平台),加快促进医院转型升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24年,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青大附院以党建领航、改革为先,医院党代会统一思想、指明方向,明确了医院中长期的目标任务和“三步走”的战略安排、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学院型、研究型、创新型智慧医院建设阔步向前,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境界,打开新天地——

“一院多区”特色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医院市南院区、崂山院区、西海岸院区、市北院区、平度院区开放床位达到5961张,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医疗改革纵深推进:青大医疗集团横跨五省十五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内率先实现实体化运行,牵头成立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在全市率先开展共管病房和“1+1+1”新型家庭医生管理模式,专家号源下沉社区,全面推进整合性服务体系落实落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展现青医服务能力。

公益担当深刻彰显:“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深入开展,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惠及海南陵水,援疆、援甘专家为当地人民健康事业作出“青医贡献”。

而在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过程中,青医人继承和发扬百多年老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创作舞台剧《印象青医》、医院宣传片《铸爱成光》,引起院内外广泛反响,更一次次在危急关头挺膺担当。

新生儿科医护团队顶风冒雪,转运接治危重新生儿;肿瘤科护士爱心救助,为记忆力障碍老人寻找家人;下班路上,感染科青年护士挺身而出,紧急心肺复苏,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黄金4分钟”,获《健康中国》专题报道,深刻诠释了青大附院始终如一的人民至上与大医精诚,更彰显党建引领的力量。

 

树医疗质量金标准 做前沿技术排头兵

创新驱动 建树青医“医术新高度”

 

丛志强教授重症肌无力研究领全国之先;曹来宾教授主导我国地方性氟骨症诊断、尘肺职业病防治标准制定;张默道教授主刀BI式胃大部切除术全国推广;胡有谷教授主持国内腰椎间盘突出症基础研究;董蒨教授率先研发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百多载不辍追求,青大附院始终秉承传承创新、仁德尚道的核心价值观,在医学科技的最前沿不懈追求探索,涌现出了潘作新、沈福彭、穆瑞五、石珍荣、冯雁忱、王胜淼等一批德才兼备的医学大家,他们如璀璨星辰,照亮医学之路。

进入新发展阶段,青大附院聚力前沿技术创新,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彰显青医硬实力,建树青医“医术新高度”。

树立医疗质量金标准,勇做前沿技术排头兵。近年来,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5G+国产手术机器人超远程手术等开创先河;外科化脊柱内镜技术培训班走出医院,跨出国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际临床培训中心建成,技术领跑、走在前列;拥有肝、肾、心、肺、胰腺、小肠6种器官移植资质,全省首家……

2024年,青大附院技术创新的脚步更是铿锵有力——

活体肝移植受者成功妊娠创国内首例,开展全国首例机器人全膝关节翻修术,全省首例世界最小人工心脏微创植入术,全省首例“渐冻人”孕妇剖宫产手术,全省首例累及四节段的颈椎前路骨化复合体整体可控前移融合术,全省首例超高压球囊联合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治疗重度冠脉钙化介入手术……

青医人创造的每一个“首例”,都是医院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瞩目成果,凝聚了每一位新技术开拓者执着创新、敢为人先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而技术创新的背后,是青大附院党委紧跟国家步伐,全方位实施“科教兴院、创新强院”战略的扎实行动。

近日,医院就脊柱微创数智化发展方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挂牌机器人微创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研发的全球最大的人类数字肝脏大数据开放平台,在医疗成果和大数据展示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5G远程手术领域,医企合作,利用5G技术和机器人腹腔镜系统,成功实施远程手术,覆盖山东地区,并探索了从“山东模式”向“中国模式”的演进……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跨界合作,医企携手打造创新高地。青大附院通过医学与跨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医学与数字技术的紧密融合以及医学与大学资源的有效结合,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科研创新路径,为医疗行业的科技创新树立了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这是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成果: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高层次课题勇攀高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科研奖项硕果累累;先后承建国家妇产疾病、老年疾病、骨科与运动康复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等;6个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3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精品特色亚专科不断做大做强……

砥砺创新,再创新高。126岁的青大附院,在医院党委的带领下,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葆有一股子闯劲和韧劲,致力于跑好科技创新这场“接力赛”,奋进在医学科技的最前沿。

 

以人民为中心 丰富高质量服务新内涵
初心为民 聚焦健康需求提升就医新体验

 

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百多年的发展积淀,让青大附院将改革创新的基因与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血脉,在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服务新内涵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实行一站式会诊服务,全面推进门诊二次分诊、标识导引系统升级等工程,实现了自助入院、床旁结算、云胶片系统、就医信息推送等智能化便捷服务模式;倡导“阳光住院”,并在省内率先成立入院服务准备中心、住院病人检查中心、病员服务中心。

2024年,聚力医疗服务改善,青大附院再推新举措——

“候补预约挂号”系统正式上线,院前检查一单清成功实现,全流程主动式服务延伸至院前,医务人员移动数字签名体系、孕产妇“五色管理”系统、电子病历智能质控系统等成功运行……

新时代,青大附院聚焦群众健康需求,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为百姓送去健康福祉的同时,医院高质量发展也迈上新台阶。

医院一站式全流程智慧出入院服务得到业界认可,2024年9月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服务行业标准起草牵头单位。自动集成最优入院前检查方案的“一单清”式服务,使平均住院日降至6.14天,术前等待时间降至2.08天。先后迎接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宣传司、省卫生健康委及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的调研观摩10余次,国内30余家医院来院参访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按照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医院积极启动“群众就医体验大提升”行动,以问题为导向,深挖医院优质服务潜力,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为方便特殊群体就医,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成立听力障碍服务流程社会联办志愿服务群;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对需紧急救治人员实施“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创新性启用山东首个“全参数”5G院前急救系统,进一步优化急诊急救服务;启动儿童肝移植救助基金项目,专项用以救治肝病患儿。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青大附院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新路径,致力于以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群众就医新体验。同时,努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书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坚持人才强院 培育医学英才
人才筑基 肩负立德树人新使命

 

风劲帆悬,破浪前行。在蓝天碧海的怀抱中,青大附院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写下“人才强院”的精彩篇章,实现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有力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筑巢引凤,构筑医学新高地。在这里,骨科医院院长张英泽院士,首席科学家葛均波院士、张运院士,首席医学专家马丁院士,首席医学专家陈静瑜教授,生殖医院院长李豫峰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汇聚,领航青大附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为医院事业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力量。

医院“三个一批”培育工程成效显著,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辈出。

站在新起点,医院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凝心聚力打造一支接续奋斗、挺膺担当的青年人才队伍。

秉持培育医学英才的崇高使命,青大附院成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专业认证,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连续3年获评山东省住培第一梯队基地;多人荣获全国“优秀住培管理工作者”、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

医院口腔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认证,承担2024年山东省住培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邀请英国Dundee大学Cuschieri微创外科训练中心主任唐本杰教授来院开展腹腔镜技能培训。2023年,在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青大附院医学生荣获临床医学专业团队特等奖。

未来正来。青大附院将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党建领航定向作用,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创新,全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学院型、研究型、创新型智慧医院,为建设健康山东贡献更多青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