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信
尊敬的王院长:
你好!
我是一位一岁半孩子的母亲,孩子两个月时夜晚哭闹,出现频繁吃奶等症状,严重影响大人和孩子的睡眠,多次去某大医院儿保科看大夫,大夫只说是孩子没吃饱的原因,但是从头到尾她都没有抬起头来看孩子一眼,在病历上草草写下几个字就算看完病了。我的心情一度抑郁,非常无助。这种夜间频繁哭闹,五分钟就得吃一次夜奶的状况拖了整整两个月,我身心疲惫,不夸张的说,早上下床我都得扶着墙。
宝宝刚四个月那天,我决定换家医院试试,也是一种缘分。当我第一次走进儿保科门诊室的时候,看到的第一个就是王艳霞主任。我不禁喊了出来:“我听过你的课!你是王主任!”她哈哈大笑,顿时我揪着的一颗心放下了一半——原来不是每个大夫都是那么不耐烦、那么严肃。王主任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果断停夜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频繁夜奶是因为孩子太恋妈妈的奶,所以才会五分钟吃一次奶,这样既影响孩子发育,也影像大人的正常生活。王主任把断奶的细节全部告诉了我,如何在夜间进行暂时的母子分离,如何应对孩子哭闹,父亲在这期间应该怎样做。从那以后,我的孩子就开始夜晚睡整觉了。也是从那以后,我每月定期抱着孩子找王主任做检查。最主要的是向她请教如何喂养、如何教育宝宝。每次我都会把当月宝宝的身心发展情况和需要咨询的事情写在本子上,王主任都会在本子上写下指导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一为我解答。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
们每次看病都是下午,因为孩子的父亲在黄岛工作,只有下午才能赶回青岛,陪孩子去医院检查。这件事让王主任知道后,虽然她并不认识我们,但考虑到我家的情况特殊,便对我说:“只要我在班上,以后你们家来检查,能加号就尽量给你加号。”之后的如何发展孩子智力,如何完善孩子性格,如何健康喂养......小到每一个细节,王主任都会替我想到。宝宝应该听什么音乐、看什么书、如何培养画画能力,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小事,她都会嘱咐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去检查,有一个家长无理取闹、骂骂咧咧,最后还要动手打儿保科的一个大夫。这时,正在给宝宝看病的王主任纵身一跃,用身体挡在那个大夫面前,阻止无理取闹的家长,她大声说:“你不要这么激动!不要动手,有什么事好好说。我今天腰不好,扛不住你这么闹。”儿保科大夫、实习大夫、宝宝们的家长这么多人,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惊呆了。只有王主任果断站出来,并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别人。从王主任身上,我看到了她对工作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了这个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要感谢的事情有太多太多,篇幅太长不能一一列举了。我多次向写信给贵院,赞美王艳霞大夫的医德和人品。但由于孩子太小,工作也比较忙,光有想法,一直没有实践,如今孩子已经一岁半了。我也能腾出时间写这封感谢信。
虽然说起医生,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没有耐心、缺少责任感、态度差。但是我相信贵院不止有王主任这样一个有担当的好医生。希望医院能多培养和鼓励医务人员,使他们以积极地态度对每一位患者负责,用良心从医,像王艳霞大夫那样,多替患者考虑。
再次感谢贵院,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大夫,她是我们全家的育儿明灯,给这个社会冰冷的医患关系送来和煦的阳光!
致
敬!
家长:王尚妈妈
2015年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