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器官移植监护室成功为1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实施非生物型人工肝(non-bioartificial liver,NBAL)治疗。该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568μmol/L,经人工肝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将至:482μmol/L,患者自觉症状明显缓解。
肝衰竭的治疗难度极大。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即使先进监护技术和支持疗法改善,病死率仍高达60%~80%。急性肝衰竭病死率极高,在肝移植技术推广之前,生存率不足15%。肝衰竭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经内科治疗病情仍会恶化。国内外学者希望借助一种体外装置,模拟肝脏的解毒功能,代替衰竭的肝脏清除机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补充所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为肝移植争取时间。在这一背景下,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技术应运而生。
ALSS利用体外设备装置,清除因肝衰竭而产生或增加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需肝脏合成或代谢的蛋白质等必需物质,改善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内环境,临时替代肝脏的一些功能,从而辅助治疗肝衰竭等疾病。人工肝临床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再生不良的晚期肝病患者,人工肝能改善症状,称为肝移植的“桥梁”。目前应用的NBAL方法包括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血 液 灌 流 (hemoperfusion,HP)、 血 液 透 析 (hemodialysis,HD)和 血 液 透 析 吸 附(hemodiasorption,HAD)等。
目前,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已经掌握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技术,不但能降低患者的胆红素,还能清除体内因肝脏衰竭而产生的其他毒素,更好地保证肝脏移植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