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17时,黄岛院区血管外科在DSA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成功抢救一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挽救患者于死亡线上。 患者为一名64岁女性,因“右下肢肿胀、疼痛15天”于我院就诊,以“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入院。在患者家属办理住院过程中,坐在轮椅上的患者突发胸闷、憋气并出现意识恍惚,正在巡视病房的张欣护士长发现后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刘兵,刘兵医师根据病史及患者症状、体征考虑患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立即组织医护协作紧急抢救:给予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并行床旁心电图,病人心率130次/分,血压140/90mmHg,末梢血氧饱和度降至70%以下,立即予以尿激酶40万单位快速静脉推注,并予以肝素等药物积极抢救。同时向郭明金主任汇报病情。郭明金主任查看病人,同意肺栓塞诊断,因病人病情危急,随时有猝死可能,指示立即给予手术治疗。将病情告知家属后,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同时吴江、闫军伟医师、张欣护士长和全体护理人员快速完成手术准备,并联系介入科,请求急症手术,介入科赵猛医师立即决定推迟常规手术,安排王振苹、徐宁护士协助进行急症手术。行肺动脉造影:发现右肺中下叶动脉主干栓塞,患者此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在这危急时刻,郭明金主任应用导管碎栓技术击碎血栓,并溶栓导管直接插入肺动脉栓塞部位溶栓,成功的将血栓破碎溶解。病人在手术台上意识恢复,胸闷、憋气缓解,监护示心率65次/分,血压120/75mmHg,末梢氧饱和度100%。 从张欣护士长发现病人出现肺栓塞症状,到郭明金主任完成手术,仅用时60分钟。在血管外科和DSA手术室的无间配合下,争分夺秒,成功挽救了这名病人生命。术后心内科医师,呼吸科医师多次会诊协助治疗,目前病人恢复良好。 此次由血管外科主导,DSA手术室、心内科、呼吸科多学科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抢救,彰显了团队协作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我院医务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以及良好的学科协作,更要得益于我院抢救通道的顺畅,标志着黄岛院区在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上达到新的水平。 据郭主任介绍,目前我国肺动脉栓塞患者不少见,该病发病率、误诊率及死亡率都相当高,轻者呼吸困难,重者可休克或猝死,栓子80%-9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目前我科通过介入治疗办法,导管植入碎解、溶解血栓的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的特点,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并降低肺动脉高压,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最后,郭主任提醒大家,对于骨科肢体固定、长期卧床、久坐人群,以及腹部、妇产科术后、肿瘤晚期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而多数患者可没有肢体肿胀症状,增加了肺动脉栓塞的风险。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重在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形成,对于术后卧床的患者,医护人员一定要指导患者进行DVT的预防,如进行腓肠肌按摩、主动活动肢体、早期下地活动等。如出现下肢肿胀或疼痛,请及时就医。 (黄岛院区血管外科 刘兵 杨靖)
|

新闻动态
XINWENDO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