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患者为13岁少年女性,因“左下肢疼痛1月余”于2013年就诊我院,诊断为淋巴肉瘤白血病(B细胞型)、肿瘤骨质破坏,我院先后给予12疗程方案进行化疗,达到骨髓学的缓解,但该疾病为恶性淋巴瘤向白血病转化,属于肿瘤晚期,且极易在治疗过程中复发,而化疗仅能控制疾病进展,不能完全治愈,长期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可能诱发二次肿瘤。在医务处的精心组织下,血液内科、血液儿科、输血科、放射科等进行了多学科讨论,一致认为患者年龄小,疾病恶性程度高,病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征。
此患者经多次化疗,已达到骨髓完全缓解,流式细胞学证实体内无微小残留病灶,可考虑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但由于该患者既往化疗疗程多,自体造血干细胞受到损伤,存在自体造血干细胞造血重建困难的可能性,且术前PET-CT检查显示患者体内仍有残留,残留病灶位于生殖腺附近,不能接受放疗。综合评估病情,即使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再次复发的可能性也很高。血液内科骨髓移植中心赵春亭主任和血液儿科孙立荣主任、卢源副主任以及骨髓移植中心王峰副护士长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值得庆幸的是,患者在山东省脐血库找到了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全相合的脐血造血干细胞,血液内科和血液儿科多次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研究讨论,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在骨髓移植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克服了血型不合、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和移植排异反应等技术难题后,造血逐渐恢复至正常,自体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获得成功,患者于近日康复出院。
脐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国内外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优点是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轻、耐受性好,但由于造血干细胞数量有限,可能造成移植失败和造血恢复延迟,感染死亡率很高,国内仅有少数单位可以开展该技术。我院采取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克服了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造血延迟的难题,提高了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该项移植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的骨髓移植技术步入了国内领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