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清晨,耳鼻咽喉科西海岸病区黄沂传副主任接到电话,一位2岁的颈段食管异物合并食管狭窄、纵隔感染患儿要由崂山院区转至我科行颈部探查手术。黄沂传副主任立即赶赴医院,并通知住院总杨博文医师协调麻醉科及手术室。
患儿因“吞咽困难半年,喘息半月,加重2天”就诊,患儿半年前出现吞咽困难,只可进流质饮食,患儿父母不能提供明确异物情况,颈部CT提示:“纵隔内软组织密度影,上段气管受压右移,上纵隔近颈部金属密度影,疑似位于食道,请结合临床”,9月20日晚在崂山院区全麻下行食道镜探查术,术中见异物上方食管极其狭窄,无法到达异物所在位置,小儿外科会诊考虑患儿年龄小,异物存留时间长,周围感染、瘢痕严重,颈部切开取异物创伤大、风险高,要求术后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护治疗,因此转至西海岸院区手术治疗。
到达医院后,黄沂传副主任立即上报西海岸院区医务处,组织小儿外科、介入医学科、神经内分泌儿科、胸外科、手术室、麻醉科、PICU多学科讨论,院区医务处决定开通绿色通道,在手术室的全面协调下无缝隙直接进入手术室,杨峰云、吴秀云两位医师担任麻醉医师,黄沂传副主任主刀行颈部切开探查术。
手术开始,考虑患儿年幼,黄沂传副主任选择了在颈部做小切口,仔细分离,保护重要血管及神经,暴露并切开瘢痕增生的颈段食道,终于见到卡在食道5个月的异物,竟然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最危险、最可怕”的纽扣电池。接下来需要放置胃管,但是颈部食管严重瘢痕黏连狭窄,无法经食管近胃端置入,台上请非血管介入科张伟副主任、小儿外科邢茂青副主任、神经内分泌儿科病区副主任王彩霞会诊,专家讨论后决定,先由介入科找食道近胃端,多次尝试后,无法置入胃管,再次讨论,如开胸找正常的食管近胃端创伤太大,遂决定由小儿外科胃造瘘,再由消化内镜经胃应用胃镜逆行进入食管,找到食管近胃端,将鼻肠管由胃镜牵拉入胃,介入科再将鼻肠管置入小肠内,胃部留置造瘘管,由耳鼻喉科将修补颈段食管,为什么一定要放置胃管,只有保留正常的食道官腔,患儿才有机会经口进食,否则患儿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经胃部造瘘口进食,生活质量太低,所幸,按照多学科讨论意见,多学科成功的将胃管置入小肠内,整个手术时长历时7小时。
术后患儿转入PICU,在PICU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儿术后无声音嘶哑,说明喉返及迷走神经无损伤,患儿可以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患儿无颈部、纵隔感染,顺利拔除颈部引流管及胃造瘘管,术后20天行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颈段食道无造影剂外漏,患儿目前可经口进食半流质,近日顺利出院。
儿童食管异物,尤其是纽扣电池,对患儿的危害极大,一方面因纽扣电池嵌顿食管后对食管局部造成压迫,同时电池内含有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物质,在酸性消化液作用下,迅速在食管及周围造成化学腐蚀伤并持续进展,短时间便会造成严重伤害,轻者致食管黏膜糜烂、肿胀,重者致食管穿孔、食管狭窄、纵膈感染,甚至出现高热、疼痛、呼吸困难、白细胞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该患儿将纽扣电池卡在食管5个月,仅能进食流质,而家长没有重视没有及时就诊,实属罕见,造成的即时伤害及后遗症也是巨大的。在此,我们也提醒家长们在看护幼儿时远离纽扣电池,远离意外伤害。(耳鼻咽喉科西海岸病区 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