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现实技术辅助下手术治疗重度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
2019-07-12 08:19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近日,脊柱外科西永明教授团队在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辅助下完成高难度结核性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术。

50岁的崔先生,幼年时因脊柱结核导致严重的后凸畸形,由于当时家庭条件困难,没能及时就医诊治,老崔因此被脊柱后凸折磨了近40年。老崔说,自己年轻时走路劳动还能进行,可近几年来,正常走路已愈加困难,近1年逐渐出现双下肢的不全瘫症状。

今年6月,崔先生求诊于西永明教授,西永明发现崔先生的脊柱侧弯已经超过110度,再不治疗、拖延下去甚至会导致瘫痪。西永明考虑到患者的家庭条件,主动向智善公益基金会提出申请,为老崔筹集了部分手术基金。由于脊柱后凸角度超过110°,其早期的脊柱结核感染导致后凸顶点多个椎体的破坏及融合,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西永明综合考虑,决定将该病例与混合现实技术相结合。

P2 8e19c 

手术中,通过MR技术的应用,可以直观的看到患者的解剖结构,得以简化手术难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风险。近日,手术团队通过对角状后凸畸形顶点截骨,矫正脊柱矢状位的力线,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患者侧弯角度从术前的110°恢复到60°,其下肢肌力也明显改善,很快,崔先生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P4 8efe5 

脊柱结核常常因结核杆菌的感染引起骨质破坏和椎体塌陷,可形成严重的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多数表现为明显的背部畸形,并出现逐渐加重的腰背部疼痛,严重者可造成脊髓的压迫,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产生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多严重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僵硬,单纯的原位固定矫形效果有限,不能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因此常需通过脊柱截骨术才能取得理想的矫形效果。

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 简称MR)是近年来最为前沿的可视化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将虚拟三维模型的全息影像融合在真实环境中,实现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观察方式的统一。观察者不再需要将复杂的结构信息在脑海中进行重构,可以直观、立体地观察全息的影像信息,对于理解复杂的解剖信息有极大的帮助。混合现实技术在临床医学的不少领域已有成熟的应用,例如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

此次手术,西永明教授团队在我院首次将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到脊柱后凸矫形领域,术前采用全息立体的观察方式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将立体图像投射到手术视野当中,精准定位脊柱畸形复杂的解剖结构,协助手术方案的顺利实施,降低了脊柱后凸矫形过程中的风险,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