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成功救治食管闭锁并胃破裂早产儿
2019-05-30 14:44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近日,我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食管闭锁并胃破裂早产儿。一名35周珍贵早产患儿,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消化道穿孔,生命垂危,由日照人民医院在呼吸机机械通气下紧急转运至我院治疗。

新生儿科主任姜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准备好隔离病房、暖箱及呼吸机,紧急联系小儿外科值班医师陈鑫与听班副主任医师鹿洪亭,联系麻醉科值班医生祝琳,做好术前准备,完备抢救、麻醉物品,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当日晚上,患儿在济南危重转运中心护送下由转运暖箱及呼吸机机械通气下到达新生儿科。早已严阵以待的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立刻在姜红的带领下展开抢救:高频呼吸机通气、纠酸、改善循环、抗感染、静脉营养治疗并紧急完善术前检查。患儿诊断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呼吸衰竭、食管闭锁、食管气管瘘、消化道穿孔。病情危急,生死一线。

姜红主任联合多学科会诊讨论,详细告知家属患儿病情,孩子父亲焦急的向在场的专家们哭诉,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带孩子从一百多公里外赶来,是对青大附院诊疗水平的认可与信任,也是想期盼奇迹发生,给孩子一个最后的救治机会。

患儿消化道畸形并消化道穿孔,需急症剖腹探查,明确穿孔部位,挽救生命,考虑到患儿病情危重,无法耐受复杂手术,手术方案确定为先行急症手术,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并明确消化道畸形具体分型后二次手术。立即联系输血科备血,向总值班上报重大手术审批,医院高度重视。一切准备就绪,患儿在严密监测下护送至手术室。患儿胎龄小,多发畸形,病情危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手术风险、麻醉风险极高,随时可能呼吸心跳骤停。新生儿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联手默契配合,保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儿外科医师术中探查:患儿胃部自贲门下方至经胃底到胃大弯处穿孔,长约7cm,穿孔边缘胃壁呈陈旧样变,予以修补。通过多科室密切协作、快速应急,手术顺利完成,麻醉过程平稳,返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名珍贵的早产宝宝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闯过了第一关。

经过新生儿科积极补液、抗感染、呼吸机支持及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治疗,患儿病情几度反复后逐渐趋于稳定。进一步完善气管树三维重建,综合评估食管闭锁分型,在胃破裂修补术后9天,经与患儿家属沟通后,选择胸腔镜下微创术式,将手术损伤降到最低。小儿外科医师积极完善术前检查,联系北京儿童医院黄金狮教授,在黄金狮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董河副主任、祝琳医师及新生儿科秦苗医师的术中麻醉和监护下,小儿外科完成了我院第一例胸腔镜下食管吻合术。术中见患儿食管近端呈盲端并扩张,远端与气管相连,远近端相距大约3cm。食管闭锁为ⅢA型合并食管气管瘘,给予游离远近端后吻合。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术后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症支持处理。这名顽强的早产宝宝,又勇敢闯过了第二关,可接下来的护理与支持治疗仍困难重重。

因患儿食管闭锁盲端间距大,术中吻合困难,吻合口张力大,为防止吻合口断裂,术后患儿必须保持正中轴线体位、头颈部制动,并保持镇静状态。患儿术后制动、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多处留置引流管,给护理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新生儿科为此专门配备了专用病房,配备特护人员专门护理。虽然患儿度过了两次手术的生死关口,但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并不敢松懈,后期的并发症及病情变化随时可能引发治疗前功尽弃。为此,新生儿科组织了小儿外科、耳鼻咽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MDT会诊、与儿外医师每日汇总沟通患儿情况,董倩院长前后多次前往监护室诊治患儿,并指导治疗。果断积极的快速反应、多学科密切的协作、精准高超的技术和耐心细心的诊治终于获得了回报,在历经了胃壁修补术、食管吻合术后,患儿又克服了重症肺炎、气胸、术后镇静、镇痛、胆汁淤积、贫血等重重困难,终于在住院68天(矫正1月龄,体重3.07kg)时顺利出院。(新生儿科)

QQ图片20190528140522 1c0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