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市南院区心血管外科一天内成功独立完成三例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手术。
患者李女士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病史10余年,但近两年来不能平卧,深受胸闷、憋气折磨。术前射血分数只有28%,多处求医问药均告知已无开胸手术指征,李阿姨多方打听慕名来到我院市南院区心外科。同时,门诊接诊其他两位病人也是类似病情。心外科主任杨苏民、副主任江磊等TAVI团队成员经学科内讨论后,认为目前挽救病人的唯一希望就是TAVI手术。然后组织协调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心脏超声科、心内科、手术室、放射科等多学科一起制定严密的手术方案。
经精心准备,3月2日,由江磊主刀,为三位病人实施TAVI。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小时均顺利拔管,第二天即已下床自由活动,无特殊情况可术后5天出院。
江磊表示,第一例TAVI手术于2002年由CRIBIER等在法国完成,2007年TAVI手术被欧盟认证用于临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完成30余万例,TAVI技术已日趋成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率,尤其适用于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国内2年前批准开展此项手术,至今已完成近千例,临床证实手术效果良好。科室紧密跟踪这一先进技术,专门成立TAVI团队,组织团队成员于国内开展此项工作好的华西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中心学习。在医院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在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心脏超声科、心内科、手术室、放射科等多学科通力协作下,经充分准备后,于2017年9月16号开展山东省第一例经股动脉TAVI手术。截至目前,市南院区心外科已成功实施19例TAVI手术,年龄65-86岁,手术效果良好,无一例死亡,目前手术量居山东省首位。
TAVI是指通过股动脉送入瓣膜输送系统,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股动脉处切口1cm)、术后恢复快(第二天下床,术后5天出院),对于高龄患者、不能开胸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I 与药物治疗相比可降低病死率 46%,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