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执委会投票结果公布,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顺利通过了2018年第四批次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的认证。此项认证,标志着我院胸痛中心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了国家级规范标准,医院胸痛中心的医疗救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次有222家单位提出认证申请,其中179家单位获得参加认证的资格,经过网上材料提交、认证办公室预审、省联盟预检、专家在线审核评估、暗访及现场核查后,最终共114家单位通过认证(标准版60家,基层版54家),认证通过率51%。
我院自2017年12月起即开始胸痛中心建设筹备工作。2018年3月1日经院办公会讨论通过,成立了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胸痛中心委员会,蒋光峰副院长任主任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工细致。医院召开启动大会,蒋光峰副院长发表讲话,指明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我院的建设决心,强调要全力做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
我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一是优化流程。胸痛中心核心团队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救治流程明显优化。他们严格执行“先救治,后收费”的工作制度,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6分钟内完成心电图,20分钟内完成肌钙蛋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2B时间从月平均148分钟下降到月平均72分钟,优于国家胸痛中心建设标准90分钟,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大大降低了心梗患者的死亡率。二是加强与院前急救、基层医院合作。我院与青岛市急救中心和基层医院分别签约、建立微信群,通过麦迪克斯心电传输软件、微信群或APP实现心电图远程传输,在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做好病情评估、相关指导及接诊准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三是重视培训。胸痛中心核心团队对全院行政管理干部、所有医务人员、保安和保洁、院前急救、5家基层医院、2家社区卫生中心都进行了胸痛中心知识培训,做到人人知晓。四是重点抓时间节点采集和数据上报。在胸痛中心运行的关键环节设置了与HIS系统同步的电子钟,保证记录时间节点的各部门参照的时钟完全统一。时间节点表填写责任到人,保质完成并上报中国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平台。五是坚持持续改进。胸痛中心定期召开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来发现问题,制定关键指标目标值,制定计划和措施,通过PDCA循环模式进行纠正和持续改进。
2018年9月29日,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山东省胸痛联盟专家组现场评审,在此后的“网评材料”和“暗访”环节同样高分通过。2018年11月22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现场核查。李玉明副理事长、蒋光峰副院长出席了胸痛中心现场核查会议,医务处、急诊科、心内科、院前急救、基层医院代表和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在听取完汇报、材料审查和数据核查结束后,详细了解了胸痛中心每一环节的接诊情况,同时询问了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有关胸痛诊治的相关问题,并现场观摩了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演练,对胸痛中心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