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口腔种植科主任赵保东教授率领团队结合3D医学影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完成岛城首例无牙颌患者的“All-on-4” 种植手术,实现了种植患者的精准化、个性化、微创化、经济化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All-on-4” 种植手术是指仅借助四颗种植体为无牙颌患者恢复咀嚼功能的全新修复方式。其中两颗种植体垂直植入前牙区,另外两颗种植体以不超过45°的角度植入后牙区。倾斜植入的种植体可避开重要解剖结构(如颏孔或上颌窦),充分利用剩余骨量,增大种植体与骨组织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即使在骨量极少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最佳的骨支撑效果,允许使用多达12单位的最终修复体,可完全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All-on-4” 技术的应用,为无法采用传统修复方式修复的严重骨缺损且不接受自体骨移植的无牙颌患者带来福音。
70岁的患者兰某,因下颌牙列缺失十余年,牙槽骨严重萎缩,无法行活动义齿修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转辗各大医院碰壁后,慕名求诊我院口腔种植中心赵保东教授,要求种植修复。按照传统的种植修复方法,该患者首先需要在全麻下行髂骨移植,术后半年植入8颗种植体,再5-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传统种植方法疗程长、创伤大、费用高,该患者无法接受。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拟采用“All-on-4” 种植修复技术。针对此类骨量严重不足的复杂无牙颌患者,充分的术前评估与设计、准确的手术操作是保证种植成功的关键。任何微不足道的位点、角度、轴向偏差都将导致重要解剖结构的手术损伤、美学失败、修复困难等并发症发生。赵保东带领团队利用专业口腔种植软件结合CT数据在三维视图上设计手术方案,将“以修复为导向” 的先进手术理念贯穿设计始终,认真分析种植区域颌骨的牙槽嵴高度、宽度、形状、骨质密度、颏孔位置、下颌神经管走向等重要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模拟手术,分配种植体数目、位置,选择种植体长度、直径,显示种植体方向、深度,确定了最佳手术入路并提前预测出最终修复效果。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患者石膏模型,将数字化石膏模型与CT三维重建模型配准,获得CT数据缺失的患者黏膜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导板。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导板,将完善的术前设计全面、准确地运用到手术操作中。整个手术耗时仅2小时,出血量极少,术后影像学显示全部4枚种植体均植入既定位置,与术前设计的三维位置丝毫不差,患者无任何不适感。全部4枚种植体植入扭力均达35N.cm以上。术后即刻为该患者取模、制作并带入临时修复体,患者当天即恢复咀嚼功能。
数字化医学时代的来临,对高龄体弱患者、复杂解剖条件下进行的种植手术,计算机导航显示了良好的辅助功能,降低了风险,提高了精确度,减少了外科创伤,优化了治疗程序,保证了医疗安全与质量。我院口腔种植科作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常委单位,山东省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副主委单位,青岛市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主委单位。此次成功开展计算机辅助导航的“All-on-4” 技术,进一步巩固了我院口腔种植中心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地位,标志着我院口腔种植已阔步迈入数字化手术时代! (口腔种植中心 徐昊 吴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