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中心成功完成山东省首例自体肝移植手术
2015-12-02 11:29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1周前,罹患肝病的李女士在当地及北京等多家医院就诊,但都被告知失去手术时机,无法手术,预计生存时间仅为2个月。最终,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经人推荐慕名来到我院,求助于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臧运金教授。

器官移植中心团队的仔细评估后,发现该患者肝脏病变位于肝脏中央后部,向下侵及门脉、胆道及左肝矢状部,向上累及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下腔静脉前臂,常规手术根本无法切除。经过慎重考虑,臧运金认为:首先,由于患者既往无明显肝病病史,血AFP水平正常,但CA199水平明显偏高,结合其腹部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考虑患者初步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目前存在胆道梗阻伴肝功能损害,应行手术治疗。但由于该病灶位置特殊(包绕第二肝门),行常规肝切除手术难度较大,无法彻底去除病灶,且肿瘤体积较大,已侵及肝静脉等大血管,超出肝癌肝移植标准,可考虑行自体肝移植手术。

自体肝移植手术是肝胆外科最顶尖的技术,即对侵及重要血管无法手术切除的病变,运用肝移植技术,将肝脏全部切除,台下进行快速低温灌注,在无血的状态下将病变及侵及大血管部位切除后,再将缺失血管进行修补和重建,之后将修复后的肝脏重新植入原位,并重建相关血管及胆道的技术。自体肝移植手术既可彻底切除病灶,又可避免肝移植相关的难题(如器官短缺、术后需服用免疫排斥药物和原有疾病复发等)。该项技术建立在活体肝脏移植技术和理念的基础之上,其难度要远大于常规异体肝移植手术,主要原因是在对患者肝脏进行病灶切除和剩余肝脏修整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低温灌注维持肝脏活性,同时对剩余肝组织进行修整,包括断面及血管的重建等。此外,对术中麻醉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

1124950分,手术正式开始。以臧运金为首的移植团队仅花费不到2小时即将病人的肝脏取出,在体外进行快速灌注保存,切除病变部分,将剩余的肝组织及肝内静脉等重要管道结构进行修补、成型,最后将修补后的肝脏植入病人体内。由于病变已侵及多支肝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幸运的是,当天正好有一位器官捐献的供者,臧运金在完成前一台肝移植手术的同时,事先保存了部分血管,正好派上了用场。他从容利用当天预存的异体血管予以流出道重建、门静脉和肝动脉搭桥以及胆道原位重建等高难度步骤,成功完成手术。目前患者已从移植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接近正常水平。

通过该类手术治愈的患者,可以最大程度的切除病灶,较常规肝切除手术治疗更为彻底,同时,无需其他供体,且术后也无需服用抗免疫排斥药物,可以应用于各种无法常规切除的肝脏疾病。在目前供受者矛盾日益凸显及器官严重短缺的严峻形势下,此术式可作为扩大供体池的一条新途径。

该类手术难度大,此次自体肝移植手术为山东省内首例,全球开展数量不过二百余例,国内也仅有三家医疗机构曾开展过。此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肝脏外科及肝移植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器官移植中心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