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我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邱法波教授成功实施2例达芬奇机器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及1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膜后易位性嗜铬细胞瘤的切除术”。
患者冯先生因“腰疼半年”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原因都未明确,后经人介绍到我院肝胆胰外科。在全面检查以后,邱法波找出了其腰疼的原因。冯先生腹主动脉下方分叉处长了一个162.5px×140px大小的肿瘤,需要手术切除治疗。考虑到患者既往身体素质较差,体弱多病,开放手术对患者打击较大等因素。邱法波与家属商议后决定行微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由于肿瘤与髂血管关系密切,增加了手术的技术难度。
分离肿瘤时,患者血压突然上升,邱法波不得不暂时停止手术。经过给予多种降压药后,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当邱法波再次触碰肿瘤时,血压又继续上升。他考虑此肿瘤可能属于异位性的嗜铬细胞瘤,比较少见。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多发生在肾脏,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嗜铬组织,能够分泌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以往由于医师对此病认识不清楚,一旦触及肿瘤会引起激素大量分泌,引起高血压危象,导致患者死亡率极高。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今年来开放手术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术中血压忽高忽低,极难控制,微创状态下如果不能快速切除肿瘤,患者死亡的风险依旧很高。考虑到此,邱法波与家属讲明术中情况,同时积极准备全力手术。麻醉宋建防主任医师与张晓主治医师全力以赴,凭借高超的麻醉技术控制血压稳定,确保手术安全。邱法波仔细离断肿瘤周围小血管,在助手韩冰主治医师的默契配合下,经过3个小时的艰苦战斗,完整切除肿瘤,使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邱法波顾不上休息,在此后2小时内又完成了1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这位患者的肿瘤位于下腔静脉与右肾门前方,紧邻十二指肠,直径大约150px,周围有较多重要血管。邱法波凭借熟练的技术再次完成了高风险手术。
腹膜后肿瘤来源多样,位置不恒定,周围比邻脏器较多,而且位于腹腔最深的部位,开腹手术难度也很大。邱法波教授经过潜心钻研,熟练掌握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该技术在省内尚无人开展,在国内亦走在同行的前列,使我院微创治疗腹膜后肿瘤的技术再上新台阶。(肝胆胰外科 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