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手术室已经是第29个年头了,这是我最热爱的工作。 ”从满怀憧憬的手术室新人,到世界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大管家”,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手术室总护士长赵林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型护士。一张张解剖图谱,一篇篇护士日记,一本本手术常规,一项项发明专利……记录了她不停歇的29年。每当医院有新手术和疑难手术,手术台上总有她的身影。她和医生们还为达芬奇机器人改进定制了十几种材料,赢得达芬奇公司点赞。
毕业一年站上移植手术台
1988年,赵林从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护士学校毕业到青大附院实习,手术室是她第一个接触的科室。一年的轮转后,经过双向选择,她成为了一名手术室护士。 “手术团队共同完成手术让人很有成就感,觉得在这里能不断学到新知识。这里开展的新手术和复杂手术特别多,每一天的工作都是挑战。 ”赵林回忆道。
进入手术室后,赵林得到了老护士们无私的帮助。为了不断提高自己,赵林阅读了大量的解剖书籍和手术操作指南,熟悉手术步骤,做笔记,画解剖图谱,画完后标注重点的解剖部位。每一次手术前,赵林都要反复看笔记,手术中研究每一个医生的手术操作特点和配合要点。刚毕业一年多,赵林就成为肾移植手术的洗手护士。当时,赵林还只是一名新人,但护士长给了这个年轻人最大的信任。站上手术台,在如此重大的手术中和其他医护人员紧密配合,直接传递手术器械和设备,这次经历对赵林来说是突破性的。此后,赵林在不断的学习中快速成长。
参与达芬奇在青首台手术
作为手术室总护士长的赵林,堪称达芬奇的“大管家”。青大附院是国家卫计委首批审批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医院,也是山东省唯一获得引进资格的地方性医院。提前半年,赵林和同事们就分批到香港进行培训,同时不断研究有关达芬奇机器人的各种资料。 2014年10月,青大附院完成了达芬奇机器人的装机,回想起首台手术的情景,赵林依然历历在目。
“前一天晚上7点左右开始装机,整个过程比较复杂,一直到11点半左右才结束。按照医院的要求,第二天就要进行肾脏手术,之后我和手术医生一起做了手术模拟演练,做完就凌晨1点半了。因为早上8点就要开始手术,所以护士们都没有回家,继续进行术前准备,一直忙碌到凌晨2点半。”赵林说。装机过程中,大家发现达芬奇机器人所需的电凝连线厂家没有提供,如果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借用根本来不及,赵林和医生以及达芬奇机器人的工程师临时用原有的电凝线进行改造,顺利解决了装机问题。
创新获达芬奇公司点赞
在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的过程中,赵林和青大附院的医生们也在不断地与这位机器人“医生”进行磨合,前后改进和定制材料十几种,真正实现了达芬奇机器人为医生和患者服务。例如,开胸手术标准配置的主动脉灌注针比较短,无法满足达芬奇机器人的需要,赵林配合医生们前后尝试十余种材料,最后把针进行了改造,实现了达芬奇手术中的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稳定器的连接套管,达芬奇公司在国内已经断货,为了顺利进行手术,赵林和医生利用其他连接管自己制作了连接套管,达芬奇公司得知后都很诧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达芬奇公司在国内医院是由同一个工程师来维护,他告诉我,我们医院的达芬奇机器人是故障率最低的,而且我们的达芬奇机器人从来没有在手术中出现过故障,这也是我们精心维护的成果。 ”赵林说。近几年,青大附院的手术室引进了许多国内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在赵林看来,自己的工作能够与当下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紧密结合,是一种幸运。
专攻疑难手术还获专利
已经成为青大附院手术室总护士长的赵林,现在主要参与达芬奇手术、肝脏移植、心脏移植等疑难手术和紧急病号的抢救。手术中遇到紧急情况,赵林也会立即上台。她还拥有手术纱布清点车、移动外伤清创车、俯卧位头垫三项专利,另有两项专利正在申请中。与此同时,和同事们一起编写和修改手术规章制度,也成为了她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达芬奇手术的不同阶段,都要更换不同的手术器材,以达芬奇心脏手术为例,一名护士在手术中要负责两百多种手术器械,必须对所有的器械都非常熟悉。一个步骤跟不上,就会影响整台手术的节奏。记者看到,仅仅一项达芬奇机器人全弓置换手术的规范,就有7页A4纸。此外,赵林和同事们还在致力于提高护理品质。
“青大附院全院共有220多名手术室护士,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需要经过5年的培养。入职10年,才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全面的手术室护士。此后,会对优秀的护士进行专科培养,我们已经建立了20多个外科专科,每个专科有4到5名护士。病人把全身心交给我们,凭着这份信任,我们就应该为病人恢复作出最大的努力。 ”赵林说。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晓婷